“得意勿輕狂,失意勿放棄。”對東方日升董事長林海峰來說,這句話是親身經歷的真實寫照。
從22歲接手父親的小廠子創業失敗負債累累,到借來5萬塊錢重新起步,從有機玻璃管轉型升級到太陽能領域,林海峰用三次創業,用堅韌和拼搏,走到了如今太陽能光伏的領先者位置。
“現在來到了2018年,東方日升進入了三次創業的階段。我們方向是2026年500億元,我們的愿景是百年企業。”2018年8月11日上午,在新員工入職大會上,林海峰滿懷激情,充滿希望的向新員工們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歷與理念。在這群新人面前,林海峰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夢想和期盼。
就像歌里唱的那樣:“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東方日升能夠取得如今的成績,背后的艱辛努力和時運把握,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深刻體會。對于追夢者來說,時間總是過得太快,現年43歲的林海峰,下一步將會把東方日升帶到什么樣的高度?
創業屢敗,困難重重
1975年,林海峰出生在浙江寧波市的一個小村莊,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對他實行“放養式”教育,林海峰的童年是自由且美好的。林海峰回憶道,白天他經常和一群小伙伴舉著樹枝玩打仗游戲,或者大家一起去山上砍柴,到了吃飯的時候,再一起帶著“戰利品”回去。
“自己作為農村孩子,每天下課后就拿著蛇皮袋去山上簍草故事,從12歲就開始跟隨父親到杭州去送貨,16歲只身一人到北京處理客訴。”在新員工入職大會上,林海峰如此講述著自己的經歷和過往。
林海峰的父親是村里的能人,很擅長機械制作。他經常去廢品回收站購買材料自己拿回來制作,所以小時候林海峰常常跟著父親去廢品回收站尋找“寶貝”,看父親如何把他們“變廢為寶”。這在幼時的林海峰心中埋下了一粒種子,慢慢的,他自己也喜歡研究一些新鮮玩意兒,并在動手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
林家條件雖然不是多么優越,但父母的開明和支持促使他一步步走上創業之路。“父親給了我一個框架和資源,但是父母給我最大的一筆財富是對我的信任,愿意徹底放手,讓我不停地去實戰。”童年的這些經歷,養成了林海峰吃苦耐勞,動手能力強的個性,也為他以后的創業打下了基礎。
1997年,22歲的林海峰大學畢業,接手了父親的小工廠--寧海縣日升橡塑廠,以加工模塑擠出品為主,這是一個年收入38萬元的小作坊。從這里,林海峰開始了帶領6個人的創業生涯。第一次開早會,竟然緊張的提前一天做準備,演練,然而真正員工到齊的時候,他卻無話可說散會了。
沒多久,林海峰便發現橡塑廠人員稀少,技術跟不上去,發展前景令人堪憂。那個時候的林海峰已經有了很多同齡人不具備的膽大和眼光,他將目光放在了汽車功放市場,從生產線路板原件、插件開始,到最后開發出成品,林海峰傾注了極大的心血。
本以為付出會得到應有的回報,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由于研發過程耗費了太多的資金,致使后續資金出現缺口,很快難以為繼,一年后關門。就這樣,林海峰的第一次創業宣告失敗。
失敗后的林海峰沒有認輸,他很快調整心態,從失敗中站起來,不顧眾人的眼光和質疑,他開始開辦門市部銷售塑料顆粒,接著又做進水機的閥門,然后又做回老本行塑膠模具,然而,不幸的是,這些嘗試最后都以失敗告終,公司負債從-70萬逐步擴大到-120萬,甚至連出差的錢也需要東拼西湊。
那個時候是很困難的一個階段。本來剛剛步入社會的林海峰對創業充滿激情和希望,但一連串的打擊和失敗讓他有點氣餒。林海峰從小便好強,他說那個時候只有二十幾歲,不怕失敗,“承認失敗在我看來是非常可恥的一件事情”,倒下了沒關系,還可以重新開始。沒有消沉多久,林海峰便又整裝起航,重新踏上了創業之路。
挺進光伏,柳暗花明
在那段艱難時刻,林海峰甚至做好了自己的最壞打算,實在不行就開車為生!雖然這個階段的林海峰自尊和信心都受到了打擊,但他始終相信,只要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
在新的創業方向上,林海峰提出要做有機玻璃管生意,遭到了家人的反對,但林海峰仍然堅持,他讓未婚妻出面幫忙借了5萬塊錢,拿著這5萬塊錢,頂著巨大壓力,踏上了生產有機玻璃管之路。
開發一個從未涉及過的新領域不是簡單的,有機玻璃管的科技含量和成本技術要求過高,對于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風險是巨大的。當時的林海峰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其余時間都在實驗室里度過。
林海峰也是幸運的,在研究之路上碰到了很多貴人。碰到難解的問題,林海峰會跑到有機玻璃管生產廠家向老技術員虛心求教,每次都擺出一副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架勢,林海峰的虛心和勤奮,讓老技術員們對這個年輕人刮目相看,也都紛紛愿意替其解答疑惑,在這個過程中,林海峰從一開始的什么都不懂到練就了一身好技術,終于,經過反復的嘗試和試驗,1999年1月,一條光滑锃亮的有機玻璃管在機器中流淌出來。
有機玻璃管事業的成功后,幸運女神仿佛注意到了這個努力的小伙子。2001年上半年,在客戶的啟發下,林海峰接觸到太陽能燈具。經過一番市場調研,他發現生產太陽能燈具和有機玻璃管的產業鏈極為相近,太陽能燈具產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于是他決定將產業鏈延伸,開始生產太陽能燈具。
林海峰是個不安分的人。這種不安分體現在創業過程中他不斷尋找新的出路和產業。做了一段時間的太陽能燈具,他發現太陽能電池片是太陽能燈的核心部件。隨著太陽能燈具的暢銷,太陽能電池片也變得供不應求。經過一年多的反復調試和技術擴充,2006年11月,日升公司自主開發生產的第一塊單晶體太陽能電池片誕生。
至此之后,日升公司進入了一個發展新階段,東方日升在歷經狂風暴雨之后終于迎來了一片艷陽。從水燈到太陽能燈具,到光伏電池和組件,企業的規模也從2000萬到6000萬到1.2億元,再到8億元,幾倍的增長,讓林海峰的視野和格局快速擴大,上市之夢終于到了要夢圓的時候。
2010年,東方日升在深圳創業板成功上市,公司進入了全新的階段。2010年到2014年,東方日升以平均負債率50% 的穩健步伐前進,2013年和2014年連續兩年在Photon實驗室組件測試排名全球第二,2014年則被評為中國組件企業20強第9位。
2017年,東方日升再進一步。在第三方研究機構IHS markit發布的2017年前十大晶硅制造企業排名中,基于2017年生產數據,東方日升排名全球第八位,穩居全球光伏組件領先陣營位置。
夢想未滿,不忘初心
在日升公司穩步向前的同時,林海峰始終保持一顆謙遜的心。
在東方日升開展的為期8個月的后備干部選拔活動中,林海峰拋去領導光環,積極投身其中,與學員們共同學習與訓練。在這8個月里,學員們不僅要經受身體和精神長時間的考驗,還要時刻面對被淘汰的不確定,林海峰認為長時間之下,更能考驗隊員的毅力,他希望經過層層篩選之后留下的二三十個人,能夠成為公司未來骨干的儲備。
活動中,經常有人會面臨淘汰的沮喪,不愿接受現實,林海峰通常會鼓勵他們調整心態,明年接著報名,也會提醒他們多去思考為什么會被淘汰,真正的去做到“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原因”。
如今已經是事業成功的林海峰,仍然保留著創業的激情。他現在每天早晨5點多就自然醒了,7點鐘就會出現在辦公室,而晚上有時要很晚才能回家睡覺。他的閑散時間并不多,每天上午處理50封左右郵件。雖然這是很費時的一個工作,但林海峰仍然喜歡親力親為,他說身為一個企業的帶頭人,一定要做好帶頭的榜樣作用,與下屬們共同成長。
在林海峰眼中,目前的這一切,還遠沒有達到他的理想,他依舊保持著創業者的夢想和野心,在各個能夠抓住的機會面前積極布局,尋求新的突破。
5月6日,東方日升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收購必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江蘇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權。林海峰希望以此收購,快速切入到儲能領域,搶占“光伏+儲能”的前沿陣地,在火熱的儲能市場上布下一顆棋子,加速轉型升級開拓市場新“藍海”。
按照林海峰的構想,東方日升將持續在新能源和新材料兩大領域發力,形成“電池組件+儲能+新材料”的一體兩翼的業務格局。在東方日升抱有優勢的光伏領域,林海峰在內部給大家定下的發展目標是:三年沖進全球前五,五年沖進全球前三!
眼下,東方日升的發展前景呈現一片大好之象,三次創業再出發,挑戰和困難同樣巨大。今美于昨,明日復勝于今,東方日升的未來又將開啟怎樣的一副圖景?
從22歲接手父親的小廠子創業失敗負債累累,到借來5萬塊錢重新起步,從有機玻璃管轉型升級到太陽能領域,林海峰用三次創業,用堅韌和拼搏,走到了如今太陽能光伏的領先者位置。
“現在來到了2018年,東方日升進入了三次創業的階段。我們方向是2026年500億元,我們的愿景是百年企業。”2018年8月11日上午,在新員工入職大會上,林海峰滿懷激情,充滿希望的向新員工們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歷與理念。在這群新人面前,林海峰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夢想和期盼。
就像歌里唱的那樣:“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東方日升能夠取得如今的成績,背后的艱辛努力和時運把握,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深刻體會。對于追夢者來說,時間總是過得太快,現年43歲的林海峰,下一步將會把東方日升帶到什么樣的高度?
創業屢敗,困難重重
1975年,林海峰出生在浙江寧波市的一個小村莊,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對他實行“放養式”教育,林海峰的童年是自由且美好的。林海峰回憶道,白天他經常和一群小伙伴舉著樹枝玩打仗游戲,或者大家一起去山上砍柴,到了吃飯的時候,再一起帶著“戰利品”回去。
“自己作為農村孩子,每天下課后就拿著蛇皮袋去山上簍草故事,從12歲就開始跟隨父親到杭州去送貨,16歲只身一人到北京處理客訴。”在新員工入職大會上,林海峰如此講述著自己的經歷和過往。
林海峰的父親是村里的能人,很擅長機械制作。他經常去廢品回收站購買材料自己拿回來制作,所以小時候林海峰常常跟著父親去廢品回收站尋找“寶貝”,看父親如何把他們“變廢為寶”。這在幼時的林海峰心中埋下了一粒種子,慢慢的,他自己也喜歡研究一些新鮮玩意兒,并在動手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
林家條件雖然不是多么優越,但父母的開明和支持促使他一步步走上創業之路。“父親給了我一個框架和資源,但是父母給我最大的一筆財富是對我的信任,愿意徹底放手,讓我不停地去實戰。”童年的這些經歷,養成了林海峰吃苦耐勞,動手能力強的個性,也為他以后的創業打下了基礎。
1997年,22歲的林海峰大學畢業,接手了父親的小工廠--寧海縣日升橡塑廠,以加工模塑擠出品為主,這是一個年收入38萬元的小作坊。從這里,林海峰開始了帶領6個人的創業生涯。第一次開早會,竟然緊張的提前一天做準備,演練,然而真正員工到齊的時候,他卻無話可說散會了。
沒多久,林海峰便發現橡塑廠人員稀少,技術跟不上去,發展前景令人堪憂。那個時候的林海峰已經有了很多同齡人不具備的膽大和眼光,他將目光放在了汽車功放市場,從生產線路板原件、插件開始,到最后開發出成品,林海峰傾注了極大的心血。
本以為付出會得到應有的回報,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由于研發過程耗費了太多的資金,致使后續資金出現缺口,很快難以為繼,一年后關門。就這樣,林海峰的第一次創業宣告失敗。
失敗后的林海峰沒有認輸,他很快調整心態,從失敗中站起來,不顧眾人的眼光和質疑,他開始開辦門市部銷售塑料顆粒,接著又做進水機的閥門,然后又做回老本行塑膠模具,然而,不幸的是,這些嘗試最后都以失敗告終,公司負債從-70萬逐步擴大到-120萬,甚至連出差的錢也需要東拼西湊。
那個時候是很困難的一個階段。本來剛剛步入社會的林海峰對創業充滿激情和希望,但一連串的打擊和失敗讓他有點氣餒。林海峰從小便好強,他說那個時候只有二十幾歲,不怕失敗,“承認失敗在我看來是非常可恥的一件事情”,倒下了沒關系,還可以重新開始。沒有消沉多久,林海峰便又整裝起航,重新踏上了創業之路。
挺進光伏,柳暗花明
在那段艱難時刻,林海峰甚至做好了自己的最壞打算,實在不行就開車為生!雖然這個階段的林海峰自尊和信心都受到了打擊,但他始終相信,只要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
在新的創業方向上,林海峰提出要做有機玻璃管生意,遭到了家人的反對,但林海峰仍然堅持,他讓未婚妻出面幫忙借了5萬塊錢,拿著這5萬塊錢,頂著巨大壓力,踏上了生產有機玻璃管之路。
開發一個從未涉及過的新領域不是簡單的,有機玻璃管的科技含量和成本技術要求過高,對于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風險是巨大的。當時的林海峰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其余時間都在實驗室里度過。
林海峰也是幸運的,在研究之路上碰到了很多貴人。碰到難解的問題,林海峰會跑到有機玻璃管生產廠家向老技術員虛心求教,每次都擺出一副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架勢,林海峰的虛心和勤奮,讓老技術員們對這個年輕人刮目相看,也都紛紛愿意替其解答疑惑,在這個過程中,林海峰從一開始的什么都不懂到練就了一身好技術,終于,經過反復的嘗試和試驗,1999年1月,一條光滑锃亮的有機玻璃管在機器中流淌出來。
有機玻璃管事業的成功后,幸運女神仿佛注意到了這個努力的小伙子。2001年上半年,在客戶的啟發下,林海峰接觸到太陽能燈具。經過一番市場調研,他發現生產太陽能燈具和有機玻璃管的產業鏈極為相近,太陽能燈具產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于是他決定將產業鏈延伸,開始生產太陽能燈具。
林海峰是個不安分的人。這種不安分體現在創業過程中他不斷尋找新的出路和產業。做了一段時間的太陽能燈具,他發現太陽能電池片是太陽能燈的核心部件。隨著太陽能燈具的暢銷,太陽能電池片也變得供不應求。經過一年多的反復調試和技術擴充,2006年11月,日升公司自主開發生產的第一塊單晶體太陽能電池片誕生。
至此之后,日升公司進入了一個發展新階段,東方日升在歷經狂風暴雨之后終于迎來了一片艷陽。從水燈到太陽能燈具,到光伏電池和組件,企業的規模也從2000萬到6000萬到1.2億元,再到8億元,幾倍的增長,讓林海峰的視野和格局快速擴大,上市之夢終于到了要夢圓的時候。
2010年,東方日升在深圳創業板成功上市,公司進入了全新的階段。2010年到2014年,東方日升以平均負債率50% 的穩健步伐前進,2013年和2014年連續兩年在Photon實驗室組件測試排名全球第二,2014年則被評為中國組件企業20強第9位。
2017年,東方日升再進一步。在第三方研究機構IHS markit發布的2017年前十大晶硅制造企業排名中,基于2017年生產數據,東方日升排名全球第八位,穩居全球光伏組件領先陣營位置。
夢想未滿,不忘初心
在日升公司穩步向前的同時,林海峰始終保持一顆謙遜的心。
在東方日升開展的為期8個月的后備干部選拔活動中,林海峰拋去領導光環,積極投身其中,與學員們共同學習與訓練。在這8個月里,學員們不僅要經受身體和精神長時間的考驗,還要時刻面對被淘汰的不確定,林海峰認為長時間之下,更能考驗隊員的毅力,他希望經過層層篩選之后留下的二三十個人,能夠成為公司未來骨干的儲備。
活動中,經常有人會面臨淘汰的沮喪,不愿接受現實,林海峰通常會鼓勵他們調整心態,明年接著報名,也會提醒他們多去思考為什么會被淘汰,真正的去做到“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原因”。
如今已經是事業成功的林海峰,仍然保留著創業的激情。他現在每天早晨5點多就自然醒了,7點鐘就會出現在辦公室,而晚上有時要很晚才能回家睡覺。他的閑散時間并不多,每天上午處理50封左右郵件。雖然這是很費時的一個工作,但林海峰仍然喜歡親力親為,他說身為一個企業的帶頭人,一定要做好帶頭的榜樣作用,與下屬們共同成長。
在林海峰眼中,目前的這一切,還遠沒有達到他的理想,他依舊保持著創業者的夢想和野心,在各個能夠抓住的機會面前積極布局,尋求新的突破。
5月6日,東方日升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收購必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江蘇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權。林海峰希望以此收購,快速切入到儲能領域,搶占“光伏+儲能”的前沿陣地,在火熱的儲能市場上布下一顆棋子,加速轉型升級開拓市場新“藍海”。
按照林海峰的構想,東方日升將持續在新能源和新材料兩大領域發力,形成“電池組件+儲能+新材料”的一體兩翼的業務格局。在東方日升抱有優勢的光伏領域,林海峰在內部給大家定下的發展目標是:三年沖進全球前五,五年沖進全球前三!
眼下,東方日升的發展前景呈現一片大好之象,三次創業再出發,挑戰和困難同樣巨大。今美于昨,明日復勝于今,東方日升的未來又將開啟怎樣的一副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