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在歷經波折后迎來重大利好。9月3日,歐盟宣布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到期終止,這場曠日持久的貿易糾紛終于化解,恢復自由貿易。
歐盟“重開懷抱”,對寧波光伏產業來說是否意味著一場饕餮“盛宴”?業內專家對此保持謹慎樂觀,認為自由貿易并不意味著歐洲市場門檻降低,光伏企業應加強行業自律,避免一擁而上,惡性低價競爭。另外,全球光伏市場呈去中心化態勢,光伏企業出海策略需進一步優化,布局多元化市場,性價比高和性能可靠的產品或有更多機會。

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競爭環境,寧波企業堅定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資料圖片)
可喜 歐洲市場穩步“歸來”
“解禁之后,短短幾天,我們的歐洲團隊就已成功拿下多個大單!”東方日升市場部負責人介紹,受歐盟最低價格承諾、反規避措施等的限制,東方日升在歐洲市場的份額長期受到抑制,除少數高端客戶外,基本被隔離于歐洲市場。
然而五年來,這家寧波的光伏龍頭從未放棄對歐洲市場的培育和維持,通過在德國、瑞士和西班牙組建的多個銷售小組,持續維系客戶,并以EPC(設計、采購、施工)總包的方式強化品牌,為帶動組件重返歐洲打下基礎。
“就產品準備看,近期在江蘇、常州和浙江義烏的新增產能,都是效率高、質量好的尖端產品,在成本和性能方面都有優勢,可以作為供應歐洲市場的適銷品。”該負責人表示,在產品和營銷“兩條腿走路”的長期準備下,東方日升將全力以赴爭取歐洲市場重新開放所賦予的機會。
在寧波尤利卡太陽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堅守同樣獲得了回報。今年6月,在德國慕尼黑Intersolar Europe 展會中,很多合作十年以上的德國老客戶陸續回訪,稱尤利卡高品質的組件產品安裝十年,沒出任何問題。“這說明尤利卡多年來堅持的高價、高品質、高穩定性能路線,獲得了歐洲客戶的高度認可。”相關負責人驕傲地說,“經歷了歐洲雙反的洗禮后,這些客戶就是我們重新進軍歐洲的‘活廣告’。”
“取消貿易限制措施、恢復自由貿易環境,符合歐盟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提振歐洲市場需求,促進雙方產業真正實現互利共贏。”市電子行業秘書長任奉波表示,隨著雙反措施的終止,歐盟釋放出強化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信號,根據歐盟新的可再生能源目標,預計今年歐洲市場需求有望突破11GW。到2030年,將增加20%-30%的光伏裝機量。歐洲市場正穩步“歸來”,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隱憂
全球光伏需求萎縮
在我市針對歐洲市場所做的歷年調研報告中,記者發現,歐洲曾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產品市場,年新增裝機一度占全球30%,也是中國光伏行業最倚重的板塊。2012年歐盟雙反措施采取之前,寧波有將近70%的光伏產品出口至歐洲。其中,寧波日地太陽能電力公司幾乎100%出口歐洲。但2012年之后,所有光伏企業對歐出口呈斷崖式下跌。
雙反政策解除后,中國光伏企業重返歐洲已是必然。不過,業內人士表示,喜中有憂的是,隨著5月31日,國家三部委聯合下發光伏產業控規模、降補貼的通知,(業內簡稱“531新政”),一時間,相關上市公司股價應聲大跌,整個光伏行業面臨陣痛。多家光伏企業開拓市場的節奏放緩,減產甚至停產屢見不鮮。再加上全球電池片、組件價格緩步跌落,2018年全球光伏需求下降已成為市場普遍的預期。
GTM research發布的全球光伏需求預測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光伏市場需求將下降至85.2GW,其中,第三季度將是全球光伏需求自2015年以來的最低季度水平。
業內專家指出,在這種情形下,為避免因囚徒困境引發的雙輸博弈,也基于此前中國光伏行業的慘痛教訓,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調自律和行業協調的重要性。
目前寧波的光伏企業共有188家,其中規上企業超過40家。任奉波呼吁光伏企業間一定要避免惡性價格戰,要自覺服從行業和政府的整體協調和宏觀指引,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
應對
多元布局多點開花
近日,由尤利卡太陽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打造的韓國濟州島最大地面電站項目二期2.8兆瓦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預計2018年底竣工并網發電。該項目一期已于2016年底竣工并網,一年發電量超過250萬度。
未雨綢繆,居安思危。事實上,在經歷了歐盟、美國、印度、土耳其等國的貿易救濟措施所導致的大起大落之后,寧波光伏從業者逐漸變得從容淡定。
“2012年之前,啟鑫光伏組件出口達到90%。在應對歐盟雙反過程中,啟鑫光伏作為中國進出口商會會員也獲得了歐盟出口價格承諾,且進出口配額量在寧波位列第四。”浙江啟鑫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2016年,啟鑫光伏主動調整戰術,向國內電站市場進軍,涉及電站設計、建設、運維等環節,產業模式轉變為“實業+電站”。境外銷售渠道則從以歐洲為主轉為全球市場多點開花,當年產品出口就覆蓋46個國家和地區。
采訪中,多家光伏企業擔心歐盟市場的重新開放會引發空前的價格戰,若干個月之后,是否會招致第二輪的雙反,也未可知。實際上,全球光伏市場正呈“去中心化”態勢,新興市場的增長正在加快。隨著發電成本下降速度加快,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也開始使用光伏。從長遠來看,新興國家市場才應該更被關注。
這一說法在我市光伏企業上半年出口數據中得到印證。上半年,我市光伏產業實現出口16.5億美元,同比增長11%。其中非洲市場增長123.29%,拉丁美洲市場增長45.64%,亞洲市場中斯里蘭卡、哈薩克斯坦及東盟大部分國家,增長均超過100%。
“因此,多條腿走路,在收復歐洲市場的同時,不放棄對全球市場的均衡開拓和協調發展。”相關專家建議,除此之外,企業應提前布局,在重點市場做好產能落地或完善供應鏈,同時設法創新業務模式,通過技術、管理輸出和供應鏈增值等方式,獲取更多的利潤空間。
歐盟“重開懷抱”,對寧波光伏產業來說是否意味著一場饕餮“盛宴”?業內專家對此保持謹慎樂觀,認為自由貿易并不意味著歐洲市場門檻降低,光伏企業應加強行業自律,避免一擁而上,惡性低價競爭。另外,全球光伏市場呈去中心化態勢,光伏企業出海策略需進一步優化,布局多元化市場,性價比高和性能可靠的產品或有更多機會。

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競爭環境,寧波企業堅定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資料圖片)
可喜 歐洲市場穩步“歸來”
“解禁之后,短短幾天,我們的歐洲團隊就已成功拿下多個大單!”東方日升市場部負責人介紹,受歐盟最低價格承諾、反規避措施等的限制,東方日升在歐洲市場的份額長期受到抑制,除少數高端客戶外,基本被隔離于歐洲市場。
然而五年來,這家寧波的光伏龍頭從未放棄對歐洲市場的培育和維持,通過在德國、瑞士和西班牙組建的多個銷售小組,持續維系客戶,并以EPC(設計、采購、施工)總包的方式強化品牌,為帶動組件重返歐洲打下基礎。
“就產品準備看,近期在江蘇、常州和浙江義烏的新增產能,都是效率高、質量好的尖端產品,在成本和性能方面都有優勢,可以作為供應歐洲市場的適銷品。”該負責人表示,在產品和營銷“兩條腿走路”的長期準備下,東方日升將全力以赴爭取歐洲市場重新開放所賦予的機會。
在寧波尤利卡太陽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堅守同樣獲得了回報。今年6月,在德國慕尼黑Intersolar Europe 展會中,很多合作十年以上的德國老客戶陸續回訪,稱尤利卡高品質的組件產品安裝十年,沒出任何問題。“這說明尤利卡多年來堅持的高價、高品質、高穩定性能路線,獲得了歐洲客戶的高度認可。”相關負責人驕傲地說,“經歷了歐洲雙反的洗禮后,這些客戶就是我們重新進軍歐洲的‘活廣告’。”
“取消貿易限制措施、恢復自由貿易環境,符合歐盟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提振歐洲市場需求,促進雙方產業真正實現互利共贏。”市電子行業秘書長任奉波表示,隨著雙反措施的終止,歐盟釋放出強化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信號,根據歐盟新的可再生能源目標,預計今年歐洲市場需求有望突破11GW。到2030年,將增加20%-30%的光伏裝機量。歐洲市場正穩步“歸來”,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隱憂
全球光伏需求萎縮
在我市針對歐洲市場所做的歷年調研報告中,記者發現,歐洲曾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產品市場,年新增裝機一度占全球30%,也是中國光伏行業最倚重的板塊。2012年歐盟雙反措施采取之前,寧波有將近70%的光伏產品出口至歐洲。其中,寧波日地太陽能電力公司幾乎100%出口歐洲。但2012年之后,所有光伏企業對歐出口呈斷崖式下跌。
雙反政策解除后,中國光伏企業重返歐洲已是必然。不過,業內人士表示,喜中有憂的是,隨著5月31日,國家三部委聯合下發光伏產業控規模、降補貼的通知,(業內簡稱“531新政”),一時間,相關上市公司股價應聲大跌,整個光伏行業面臨陣痛。多家光伏企業開拓市場的節奏放緩,減產甚至停產屢見不鮮。再加上全球電池片、組件價格緩步跌落,2018年全球光伏需求下降已成為市場普遍的預期。
GTM research發布的全球光伏需求預測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光伏市場需求將下降至85.2GW,其中,第三季度將是全球光伏需求自2015年以來的最低季度水平。
業內專家指出,在這種情形下,為避免因囚徒困境引發的雙輸博弈,也基于此前中國光伏行業的慘痛教訓,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調自律和行業協調的重要性。
目前寧波的光伏企業共有188家,其中規上企業超過40家。任奉波呼吁光伏企業間一定要避免惡性價格戰,要自覺服從行業和政府的整體協調和宏觀指引,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
應對
多元布局多點開花
近日,由尤利卡太陽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打造的韓國濟州島最大地面電站項目二期2.8兆瓦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預計2018年底竣工并網發電。該項目一期已于2016年底竣工并網,一年發電量超過250萬度。
未雨綢繆,居安思危。事實上,在經歷了歐盟、美國、印度、土耳其等國的貿易救濟措施所導致的大起大落之后,寧波光伏從業者逐漸變得從容淡定。
“2012年之前,啟鑫光伏組件出口達到90%。在應對歐盟雙反過程中,啟鑫光伏作為中國進出口商會會員也獲得了歐盟出口價格承諾,且進出口配額量在寧波位列第四。”浙江啟鑫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2016年,啟鑫光伏主動調整戰術,向國內電站市場進軍,涉及電站設計、建設、運維等環節,產業模式轉變為“實業+電站”。境外銷售渠道則從以歐洲為主轉為全球市場多點開花,當年產品出口就覆蓋46個國家和地區。
采訪中,多家光伏企業擔心歐盟市場的重新開放會引發空前的價格戰,若干個月之后,是否會招致第二輪的雙反,也未可知。實際上,全球光伏市場正呈“去中心化”態勢,新興市場的增長正在加快。隨著發電成本下降速度加快,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也開始使用光伏。從長遠來看,新興國家市場才應該更被關注。
這一說法在我市光伏企業上半年出口數據中得到印證。上半年,我市光伏產業實現出口16.5億美元,同比增長11%。其中非洲市場增長123.29%,拉丁美洲市場增長45.64%,亞洲市場中斯里蘭卡、哈薩克斯坦及東盟大部分國家,增長均超過100%。
“因此,多條腿走路,在收復歐洲市場的同時,不放棄對全球市場的均衡開拓和協調發展。”相關專家建議,除此之外,企業應提前布局,在重點市場做好產能落地或完善供應鏈,同時設法創新業務模式,通過技術、管理輸出和供應鏈增值等方式,獲取更多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