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協鑫集成公告正式把第二主業從動力電池明確轉移到了半導體材料領域。
正好把我寫于7月10日的這篇文章發出來,進行回顧一下。
====
概要:協鑫集成昨晚出了公告,宣布出資5.61億元,投資徐州睿芯電子產業基金,成為徐州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第一大股東,股份占比25.38%。
這個公告,我個人通過仔細分析認為,投資睿芯電子產業基金應該跟兩個月前公告的收購半導體材料公司標的無關。
但投資睿芯電子產業基金這是協鑫集成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的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布局,并在半導體材料領域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標志著協鑫集成正式進軍半導體材料產業。
為何這么說,下面詳細分析,本文所有內容均來自網上公開信息。
1、先來看看徐州睿芯電子基金的情況。
睿芯基金成立于2017年11月27日。
基金初期規模為22億。
五大出資方里,國泰鑫能和南京鑫能實際控制人為朱共山,屬于協鑫集團一方。其他三大出資方分別是:徐州市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江蘇徐州老工業基地產業發展基金、徐州開芯產業基金。
我們來分別看看這三大出資方的情況。
徐州市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根據天眼查公開信息查詢,其大股東為徐州市國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實際控股方為徐州市財政局,地方國資背景。江蘇徐州老工業基地產業發展基金,其實際控股方也是徐州市財政局,并且有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參股。徐州開芯產業基金,其股東有三個,其中兩個是國元證券和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屬于國資背景,另外一個蘇州國泰鑫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則就是本次協鑫集成收購的睿芯基金的認繳方之一,其實際控制人為朱共山。
還有值得注意的是,徐州開芯產業基金的法定代表人是鑫能投資。而協鑫集成這次投資的睿芯電子產業基金,法定代表人也是鑫能投資,所以,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的得出一個結論:
睿芯電子產業基金是一個協鑫集團和徐州地方國資共同參股,是一個擁有國資背景的混合所有制性質的產業基金,并且協鑫集團擁有對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實際控制權。
2、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投資情況
睿芯電子產業基金是一個專門從事半導體材料投資的產業基金,我們可以通過分析這個基金的投資情況,就可以清晰的明白協鑫集成之所以投資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緣由。
根據天眼查上的公開信息顯示,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對外投資只有一個,那就是鑫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鑫芯半導體是一家什么公司呢?
公開信息顯示,鑫芯半導體的經營范圍是:半導體材料、電子材料、高純材料及副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及技術服務、咨詢服務。
鑫芯半導體成立于2017年9月20日,注冊資金達到了50億,要知道,協鑫集成的注冊資金為50億,隆基股份的注冊資金為27億。
這說明,這不是一家小規模企業,體量很大。
3、鑫芯半導體的詳細情況。
公開信息顯示,鑫芯半導體的法定代表人為田野。田野為協鑫集團副總裁,協鑫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可見,田野先生在協鑫集團是極具份量的人物。
其次,鑫芯半導體的股東有三個,分別是上海利芯、徐州昊芯半導體產業基金、徐州睿芯電子產業基金。
其中,上海利芯的實際控股方為協鑫集團。徐州昊芯,則為國資背景,其股東除了國民信托,其他都是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股東。
第三個就是協鑫集成這次投資的睿芯電子產業基金。
那么鑫芯半導體去年成立以來,三大股東的參股歷程是什么樣?
我們通過其公司工商登記記錄可以查到一絲端倪。
鑫芯半導體,最早是成立于2017年9月20日,初成立的時候注冊資本是10億,投資總額也是10億,股東也只有一個就是上海利芯。
而后,在2018年2月24日,徐州昊芯作為增資方,投資鑫芯半導體20億,由此鑫芯半導體的注冊資本和投資總額從10億提升到了30億。
最后,在3月16日,徐州睿芯電子產業基金作為增資方,投資鑫芯半導體20億,由此鑫芯半導體的注冊資本和投資總額,從30億提升到目前的50億。
這也是鑫芯半導體50億注冊資本的由來。
由于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規模是22億元,投資了鑫芯半導體20億元,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成立,就是為了專門增資鑫芯半導體。而這個鑫芯半導體,目前百度不到任何新聞。
由于其成立時間比較短,我們可以做一個猜測,那就是鑫芯半導體是一個手握大量現金的殼,其成立目的,是用手里的大量現金,去收購現成的半導體材料企業,將其裝入這個殼里。
如果以此猜測,那么鑫芯半導體目前就是手握50億現金,隨時準備發起收購的公司。
當然,這個只是我個人猜測,僅供參考。
至于是收購那個公司,暫也不得而知。
最后,我們可以通過公開信息簡單計算出,協鑫集成完成投資后,鑫芯半導體的股權分布。
強調一下,這只是個人模糊推算,所以以下數據并不準確,僅供參考。
協鑫集團:30%
徐州產業引導基金:25%。
國民信托:20%。
徐州開芯:17%
徐州老工業基地發展基金:8%
我們從這個股權結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鑫芯半導體的單一股東,雖然是協鑫集團最大,協鑫集團應該擁有鑫芯半導體的控股權。
但是徐州產業引導基金、徐州開芯、徐州老工業基地發展基金,這三個都屬于徐州地方國資,可以認為是一致行動人。
所以徐州地方國資在鑫芯半導體的總股權達到了50%。
因此實際上,可以認為,鑫芯半導體是一家徐州地方國資占據絕對控股權的國企,但卻由協鑫集團作為單一控股股東,由協鑫集團這個民營企業負責企業日常管理事務。
也就是說,徐州地方國資是鑫芯半導體的控股股東,而協鑫集團擁有鑫芯半導體的實際控制權和實際管理權。
這實際上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并且,各位是不是發現了,鑫芯半導體的股權結構和最新中能硅業很像。
上海電氣完成對中能硅業的收購后,同樣是對中能硅業擁有51%的絕對控股權,但企業的實際管理權則在協鑫集團手中。
這就是協鑫集團一直所說的,協鑫集團一直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響應者和踐行者。
4、協鑫集成完成此次投資后的效果
協鑫集成出資5.61億,從協鑫集團那里受讓了5億認繳份額,再從徐州市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受讓了5100萬認繳份額,最后自己再出資1000萬元對睿芯電子產業基金進行增資。
最終使得協鑫集成在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股份數達到了25.38%,成為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第一大股東。
所以協鑫集成此次投資效果一:成為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第一大股東。
從這次受讓來看,可以看出,實際上是協鑫集團把自己的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第一大股東位置,受讓給了協鑫集成。
實際上,可以理解為,協鑫集團把自己的部分資產注入到了協鑫集成里。
因為,我們從上面分析知道,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唯一投資對象鑫芯半導體。
而鑫芯半導體是一個由協鑫集團控股的半導體材料企業。
由于睿芯電子產業基金對鑫芯半導體的20億投資,基本持平原先第一大股東,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睿芯電子產業基金和上海利芯為一致行動人,因此睿芯電子產業基金很有可能是鑫芯半導體的第一大股東,也是控股股東。
所以協鑫集成此次投資效果二:通過成為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第一大股東,間接獲得鑫芯半導體的實際控制權。
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得知協鑫集成完成投資后在鑫芯半導體的股份數。
睿芯電子產業基金可能持有鑫芯半導體公司40%的股份(通過20億/50億,推算得出)。
協鑫集成完成投資后,擁有25.38%的睿芯電子產業基金股份,相當于間接持有了鑫芯半導體公司10%的股份。
雖然只擁有10%的股份,其他各方,包括國資,出資眾多,所以協鑫集成肯定不能擁有鑫芯半導體的控股權。
但由于協鑫集團的控股地位,最終讓協鑫集成很可能通過5.61億元的投資,只用10%的股份就獲得鑫芯半導體的實際控制權。
由于協鑫集成目前將半導體材料作為自己第二主業在進行延伸。
那么協鑫集成很有可能也因此獲得了鑫芯半導體的實際管理權。
通過5.61億元的投資,來獲得一家手握50億現金企業的實際控制權和實際管理權,毫無疑問是很劃算的投資,這是建立在協鑫集團為目前鑫芯半導體控股股東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實現的。
更何況,鑫芯半導體企業,是一家徐州國資占據50%股份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發展前途是值得期待的。
因此,綜上所述,協鑫集成此次投資,實際上是協鑫集團將自己部分資產注入到A股上市的協鑫集成。
在不進行定增、收購的情況下,通過一次簡單的現金投資產業基金的形式,就完成了一次資產注入過程。
這是一次絕妙的資本運作。
且在整個過程,完全合法合規,也符合鑫芯半導體各方投資股東的利益,更符合協鑫集成上市股東的利益,屬于多方共贏的結果。
當然,以上這個過程,包括協鑫集成是否真的能獲得鑫芯半導體的實際控制權和管理權,僅僅只是我通過分析思考得出的個人猜測,并非即成事實,僅供各位參考。
5、一個對鑫芯半導體收購標的的猜測
這個完全屬于我個人的一個無責任猜測,完全做不得真,但我覺得這個可能性挺有趣的,就說給大家聽聽。
我之前在《協鑫集團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的布局分析》文章中,已經介紹過,協鑫集團在2015年12月,就跟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共同出資30億元,成立了鑫華半導體的事情。
鑫華半導體成立短短兩年,就從無到有,以協鑫集團自身在多晶硅提純領域的多年技術積累為依托,成功在去年投產了純度可以達到11個9的電子級多晶硅。
并在前兩個月,鑫華半導體實現了對韓國半導體企業出口電子級多晶硅的壯舉。
短短兩年時間里,鑫華半導體不僅完成了我國電子級多晶硅首次量產,還直接實現了我國電子級多晶硅的完全自給自足,更實現了我國電子級多晶硅對海外首次出口,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
中興事件讓國人貪芯色變,在美國對中國實行科技戰爭的白色恐怖下,鑫華半導體在半導體最上游的電子級多晶硅環節,實現了歷史性突破。讓協鑫集團這個兩年前還是半導體產業門外漢的企業,為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做出了自己巨大的貢獻。
然而,就是鑫華半導體這樣一個優質的企業,其母公司中能硅業所在的上市公司保利協鑫,卻常年在港股遭到神秘做空集團的打擊,股價嚴重低估。
中能硅業在上海電氣收購的初步評估里,估值不超過250億。
但是保利協鑫在港股的市值居然只有128億……
如果鑫華半導體自己單獨回A上市,我相信這樣一家實現半導體材料領域歷史性突破的企業,一定會獲得相當不錯的估值,甚至可能會直接超過保利協鑫在港股目前128億的市值。
基于這樣一個現實,我估計協鑫集團,很有可能打算把鑫華半導體從中能硅業里剝離,并注入回A股上市平臺。
既然港股市場不珍惜這樣的優質資產,那還不如回A去讓鑫華半導體獲得其應有的估值。
而前陣子,上海電氣收購中能硅業的時候,朱共山先生在電話紀要里曾提到過,關于鑫華半導體已經從中能硅業剝離,不在上海電氣收購標的資產包里的事情。
因此,我們有理由去猜測,協鑫集團是否有打算把鑫華半導體從港股市場中,轉移會A股市場的想法。
基于這樣一個猜測,配合鑫芯半導體公司的出現,我們是否可以進一步做一個大膽猜測。
手握50億現金的鑫芯半導體,是否就是專門準備用來全資收購鑫華半導體?
我們知道,鑫華半導體有50%的股權屬于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而如果我的猜測成真,那么就等于擁有50%鑫芯半導體的徐州地方國資,直接擁有了50%鑫華半導體股份。
也就是說,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50%股權,相當于受讓給了徐州地方國資。
這樣符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定位。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是為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設立的,其目的只是通過先期投資,來引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換句話說,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屬于一個播種人的性質。
在完成播種后,把股份通過合理的價格,轉移給企業所在的地方國資。
如此一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獲得了其應得的投資回報,解放了現金,可以去做更多的投資。
而地方國資也收獲了經過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孵化的優質半導體企業。
這是一個對國家,對地方都大有好處的投資成長模式。
因此,從這個模式來判斷,鑫芯半導體收購鑫華半導體的可能性極大。
由此,鑫華半導體就等于是從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手里,轉移到了鑫華半導體企業所在的徐州地方國資手里。
在整個過程中,協鑫集團作為鑫華半導體的技術擁有者和企業管理者,自然可以保留企業的實際控制權和管理權,并保留一定合理的股份。
這既是產業基金和地方國資協作的范例,又是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的一個范例。
因此,從各方面來說,我認為鑫芯半導體收購鑫華半導體的可能性極大,這是于各方都有利的一次收購行為。
而對于協鑫集成來說,他通過今晚公告的這次投資。
協鑫集成只用了5.61億元投資,就很有可能獲得一家經過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符合,實現我國半導體材料歷史性突破的優質企業,從協鑫集團手中獲得這家優秀半導體材料企業的實際管理權。
當然了,以上這個猜測,歸根結底都還僅僅只是我個人的一個猜測,完全不能保證最后真能如此,具體事情結果,還望大家以協鑫集成的公告為準,這里的猜測僅供各位參考,不能成為任何投資依據。
6、協鑫集成兩個月前公告的收購半導體材料的公司,是否就此告一段落。
我覺得不然。注意,兩個月前的公告里,是明說了“收購”。而今晚的5.61億元投資,則僅僅只是投資。
雖然協鑫集成很可能因此從協鑫集團手中獲得了鑫芯半導體的實際控制權,但這并非一次收購行為,而屬于一次投資行為。
因為鑫芯半導體的絕對控股方不是協鑫集成,而是徐州地方國資。
協鑫集成并沒有去收購這些地方國資手里的鑫芯半導體股份。
再加上,兩個月前的公告,明確說了,收購的半導體材料標的公司,為獨立第三方,這就直接排除了收購鑫華半導體或者收購鑫芯半導體的可能性。
但是,協鑫集成雖然不收購鑫華半導體,但協鑫集團卻有可能通過鑫芯半導體來收購鑫華半導體,然后再由協鑫集團投資睿芯電子產業基金,來間接獲得了鑫芯半導體,乃至鑫華半導體的實際管理權。
那么協鑫集成獲得鑫芯半導體的實際管理權有什么用?
如果上面猜測成真,鑫芯半導體真的收購了鑫華半導體,那么協鑫集成很可能因此獲得鑫華半導體的管理權。
也就是說,協鑫集成獲得了一家可以生產高純度電子級多晶硅企業的管理權。
從協鑫集團的布局來說,他很可能會以電子級多晶硅作為根基,朝著半導體材料的其他環節進行延伸。
這個其他環節很可能就是“大硅片”環節。
所以,我個人猜測,協鑫集成兩個月前公告的收購半導體材料標的公司,很可能是一家擁有生產大硅片技術的企業。
如此一來,一旦擁有鑫華半導體實際管理權的協鑫集成,再通過收購大硅片企業,就可以完成對半導體材料的全覆蓋,成功將自己第二主業落到了實處。
當然,還是那句話,以上這些,都僅僅是我的個人猜測,完全做不得準,事實可能跟我的猜測出入很大,所以僅供大家參考,不能作為各位投資依據。
正好把我寫于7月10日的這篇文章發出來,進行回顧一下。
====
概要:協鑫集成昨晚出了公告,宣布出資5.61億元,投資徐州睿芯電子產業基金,成為徐州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第一大股東,股份占比25.38%。
這個公告,我個人通過仔細分析認為,投資睿芯電子產業基金應該跟兩個月前公告的收購半導體材料公司標的無關。
但投資睿芯電子產業基金這是協鑫集成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的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布局,并在半導體材料領域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標志著協鑫集成正式進軍半導體材料產業。
為何這么說,下面詳細分析,本文所有內容均來自網上公開信息。
1、先來看看徐州睿芯電子基金的情況。
睿芯基金成立于2017年11月27日。
基金初期規模為22億。
五大出資方里,國泰鑫能和南京鑫能實際控制人為朱共山,屬于協鑫集團一方。其他三大出資方分別是:徐州市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江蘇徐州老工業基地產業發展基金、徐州開芯產業基金。
我們來分別看看這三大出資方的情況。
徐州市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根據天眼查公開信息查詢,其大股東為徐州市國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實際控股方為徐州市財政局,地方國資背景。江蘇徐州老工業基地產業發展基金,其實際控股方也是徐州市財政局,并且有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參股。徐州開芯產業基金,其股東有三個,其中兩個是國元證券和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屬于國資背景,另外一個蘇州國泰鑫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則就是本次協鑫集成收購的睿芯基金的認繳方之一,其實際控制人為朱共山。
還有值得注意的是,徐州開芯產業基金的法定代表人是鑫能投資。而協鑫集成這次投資的睿芯電子產業基金,法定代表人也是鑫能投資,所以,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的得出一個結論:
睿芯電子產業基金是一個協鑫集團和徐州地方國資共同參股,是一個擁有國資背景的混合所有制性質的產業基金,并且協鑫集團擁有對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實際控制權。
2、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投資情況
睿芯電子產業基金是一個專門從事半導體材料投資的產業基金,我們可以通過分析這個基金的投資情況,就可以清晰的明白協鑫集成之所以投資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緣由。
根據天眼查上的公開信息顯示,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對外投資只有一個,那就是鑫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鑫芯半導體是一家什么公司呢?
公開信息顯示,鑫芯半導體的經營范圍是:半導體材料、電子材料、高純材料及副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及技術服務、咨詢服務。
鑫芯半導體成立于2017年9月20日,注冊資金達到了50億,要知道,協鑫集成的注冊資金為50億,隆基股份的注冊資金為27億。
這說明,這不是一家小規模企業,體量很大。
3、鑫芯半導體的詳細情況。
公開信息顯示,鑫芯半導體的法定代表人為田野。田野為協鑫集團副總裁,協鑫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可見,田野先生在協鑫集團是極具份量的人物。
其次,鑫芯半導體的股東有三個,分別是上海利芯、徐州昊芯半導體產業基金、徐州睿芯電子產業基金。
其中,上海利芯的實際控股方為協鑫集團。徐州昊芯,則為國資背景,其股東除了國民信托,其他都是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股東。
第三個就是協鑫集成這次投資的睿芯電子產業基金。
那么鑫芯半導體去年成立以來,三大股東的參股歷程是什么樣?
我們通過其公司工商登記記錄可以查到一絲端倪。
鑫芯半導體,最早是成立于2017年9月20日,初成立的時候注冊資本是10億,投資總額也是10億,股東也只有一個就是上海利芯。
而后,在2018年2月24日,徐州昊芯作為增資方,投資鑫芯半導體20億,由此鑫芯半導體的注冊資本和投資總額從10億提升到了30億。
最后,在3月16日,徐州睿芯電子產業基金作為增資方,投資鑫芯半導體20億,由此鑫芯半導體的注冊資本和投資總額,從30億提升到目前的50億。
這也是鑫芯半導體50億注冊資本的由來。
由于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規模是22億元,投資了鑫芯半導體20億元,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成立,就是為了專門增資鑫芯半導體。而這個鑫芯半導體,目前百度不到任何新聞。
由于其成立時間比較短,我們可以做一個猜測,那就是鑫芯半導體是一個手握大量現金的殼,其成立目的,是用手里的大量現金,去收購現成的半導體材料企業,將其裝入這個殼里。
如果以此猜測,那么鑫芯半導體目前就是手握50億現金,隨時準備發起收購的公司。
當然,這個只是我個人猜測,僅供參考。
至于是收購那個公司,暫也不得而知。
最后,我們可以通過公開信息簡單計算出,協鑫集成完成投資后,鑫芯半導體的股權分布。
強調一下,這只是個人模糊推算,所以以下數據并不準確,僅供參考。
協鑫集團:30%
徐州產業引導基金:25%。
國民信托:20%。
徐州開芯:17%
徐州老工業基地發展基金:8%
我們從這個股權結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鑫芯半導體的單一股東,雖然是協鑫集團最大,協鑫集團應該擁有鑫芯半導體的控股權。
但是徐州產業引導基金、徐州開芯、徐州老工業基地發展基金,這三個都屬于徐州地方國資,可以認為是一致行動人。
所以徐州地方國資在鑫芯半導體的總股權達到了50%。
因此實際上,可以認為,鑫芯半導體是一家徐州地方國資占據絕對控股權的國企,但卻由協鑫集團作為單一控股股東,由協鑫集團這個民營企業負責企業日常管理事務。
也就是說,徐州地方國資是鑫芯半導體的控股股東,而協鑫集團擁有鑫芯半導體的實際控制權和實際管理權。
這實際上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并且,各位是不是發現了,鑫芯半導體的股權結構和最新中能硅業很像。
上海電氣完成對中能硅業的收購后,同樣是對中能硅業擁有51%的絕對控股權,但企業的實際管理權則在協鑫集團手中。
這就是協鑫集團一直所說的,協鑫集團一直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響應者和踐行者。
4、協鑫集成完成此次投資后的效果
協鑫集成出資5.61億,從協鑫集團那里受讓了5億認繳份額,再從徐州市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受讓了5100萬認繳份額,最后自己再出資1000萬元對睿芯電子產業基金進行增資。
最終使得協鑫集成在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股份數達到了25.38%,成為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第一大股東。
所以協鑫集成此次投資效果一:成為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第一大股東。
從這次受讓來看,可以看出,實際上是協鑫集團把自己的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第一大股東位置,受讓給了協鑫集成。
實際上,可以理解為,協鑫集團把自己的部分資產注入到了協鑫集成里。
因為,我們從上面分析知道,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的唯一投資對象鑫芯半導體。
而鑫芯半導體是一個由協鑫集團控股的半導體材料企業。
由于睿芯電子產業基金對鑫芯半導體的20億投資,基本持平原先第一大股東,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睿芯電子產業基金和上海利芯為一致行動人,因此睿芯電子產業基金很有可能是鑫芯半導體的第一大股東,也是控股股東。
所以協鑫集成此次投資效果二:通過成為睿芯電子產業基金第一大股東,間接獲得鑫芯半導體的實際控制權。
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得知協鑫集成完成投資后在鑫芯半導體的股份數。
睿芯電子產業基金可能持有鑫芯半導體公司40%的股份(通過20億/50億,推算得出)。
協鑫集成完成投資后,擁有25.38%的睿芯電子產業基金股份,相當于間接持有了鑫芯半導體公司10%的股份。
雖然只擁有10%的股份,其他各方,包括國資,出資眾多,所以協鑫集成肯定不能擁有鑫芯半導體的控股權。
但由于協鑫集團的控股地位,最終讓協鑫集成很可能通過5.61億元的投資,只用10%的股份就獲得鑫芯半導體的實際控制權。
由于協鑫集成目前將半導體材料作為自己第二主業在進行延伸。
那么協鑫集成很有可能也因此獲得了鑫芯半導體的實際管理權。
通過5.61億元的投資,來獲得一家手握50億現金企業的實際控制權和實際管理權,毫無疑問是很劃算的投資,這是建立在協鑫集團為目前鑫芯半導體控股股東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實現的。
更何況,鑫芯半導體企業,是一家徐州國資占據50%股份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發展前途是值得期待的。
因此,綜上所述,協鑫集成此次投資,實際上是協鑫集團將自己部分資產注入到A股上市的協鑫集成。
在不進行定增、收購的情況下,通過一次簡單的現金投資產業基金的形式,就完成了一次資產注入過程。
這是一次絕妙的資本運作。
且在整個過程,完全合法合規,也符合鑫芯半導體各方投資股東的利益,更符合協鑫集成上市股東的利益,屬于多方共贏的結果。
當然,以上這個過程,包括協鑫集成是否真的能獲得鑫芯半導體的實際控制權和管理權,僅僅只是我通過分析思考得出的個人猜測,并非即成事實,僅供各位參考。
5、一個對鑫芯半導體收購標的的猜測
這個完全屬于我個人的一個無責任猜測,完全做不得真,但我覺得這個可能性挺有趣的,就說給大家聽聽。
我之前在《協鑫集團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的布局分析》文章中,已經介紹過,協鑫集團在2015年12月,就跟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共同出資30億元,成立了鑫華半導體的事情。
鑫華半導體成立短短兩年,就從無到有,以協鑫集團自身在多晶硅提純領域的多年技術積累為依托,成功在去年投產了純度可以達到11個9的電子級多晶硅。
并在前兩個月,鑫華半導體實現了對韓國半導體企業出口電子級多晶硅的壯舉。
短短兩年時間里,鑫華半導體不僅完成了我國電子級多晶硅首次量產,還直接實現了我國電子級多晶硅的完全自給自足,更實現了我國電子級多晶硅對海外首次出口,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
中興事件讓國人貪芯色變,在美國對中國實行科技戰爭的白色恐怖下,鑫華半導體在半導體最上游的電子級多晶硅環節,實現了歷史性突破。讓協鑫集團這個兩年前還是半導體產業門外漢的企業,為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做出了自己巨大的貢獻。
然而,就是鑫華半導體這樣一個優質的企業,其母公司中能硅業所在的上市公司保利協鑫,卻常年在港股遭到神秘做空集團的打擊,股價嚴重低估。
中能硅業在上海電氣收購的初步評估里,估值不超過250億。
但是保利協鑫在港股的市值居然只有128億……
如果鑫華半導體自己單獨回A上市,我相信這樣一家實現半導體材料領域歷史性突破的企業,一定會獲得相當不錯的估值,甚至可能會直接超過保利協鑫在港股目前128億的市值。
基于這樣一個現實,我估計協鑫集團,很有可能打算把鑫華半導體從中能硅業里剝離,并注入回A股上市平臺。
既然港股市場不珍惜這樣的優質資產,那還不如回A去讓鑫華半導體獲得其應有的估值。
而前陣子,上海電氣收購中能硅業的時候,朱共山先生在電話紀要里曾提到過,關于鑫華半導體已經從中能硅業剝離,不在上海電氣收購標的資產包里的事情。
因此,我們有理由去猜測,協鑫集團是否有打算把鑫華半導體從港股市場中,轉移會A股市場的想法。
基于這樣一個猜測,配合鑫芯半導體公司的出現,我們是否可以進一步做一個大膽猜測。
手握50億現金的鑫芯半導體,是否就是專門準備用來全資收購鑫華半導體?
我們知道,鑫華半導體有50%的股權屬于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而如果我的猜測成真,那么就等于擁有50%鑫芯半導體的徐州地方國資,直接擁有了50%鑫華半導體股份。
也就是說,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50%股權,相當于受讓給了徐州地方國資。
這樣符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定位。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是為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設立的,其目的只是通過先期投資,來引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換句話說,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屬于一個播種人的性質。
在完成播種后,把股份通過合理的價格,轉移給企業所在的地方國資。
如此一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獲得了其應得的投資回報,解放了現金,可以去做更多的投資。
而地方國資也收獲了經過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孵化的優質半導體企業。
這是一個對國家,對地方都大有好處的投資成長模式。
因此,從這個模式來判斷,鑫芯半導體收購鑫華半導體的可能性極大。
由此,鑫華半導體就等于是從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手里,轉移到了鑫華半導體企業所在的徐州地方國資手里。
在整個過程中,協鑫集團作為鑫華半導體的技術擁有者和企業管理者,自然可以保留企業的實際控制權和管理權,并保留一定合理的股份。
這既是產業基金和地方國資協作的范例,又是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的一個范例。
因此,從各方面來說,我認為鑫芯半導體收購鑫華半導體的可能性極大,這是于各方都有利的一次收購行為。
而對于協鑫集成來說,他通過今晚公告的這次投資。
協鑫集成只用了5.61億元投資,就很有可能獲得一家經過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符合,實現我國半導體材料歷史性突破的優質企業,從協鑫集團手中獲得這家優秀半導體材料企業的實際管理權。
當然了,以上這個猜測,歸根結底都還僅僅只是我個人的一個猜測,完全不能保證最后真能如此,具體事情結果,還望大家以協鑫集成的公告為準,這里的猜測僅供各位參考,不能成為任何投資依據。
6、協鑫集成兩個月前公告的收購半導體材料的公司,是否就此告一段落。
我覺得不然。注意,兩個月前的公告里,是明說了“收購”。而今晚的5.61億元投資,則僅僅只是投資。
雖然協鑫集成很可能因此從協鑫集團手中獲得了鑫芯半導體的實際控制權,但這并非一次收購行為,而屬于一次投資行為。
因為鑫芯半導體的絕對控股方不是協鑫集成,而是徐州地方國資。
協鑫集成并沒有去收購這些地方國資手里的鑫芯半導體股份。
再加上,兩個月前的公告,明確說了,收購的半導體材料標的公司,為獨立第三方,這就直接排除了收購鑫華半導體或者收購鑫芯半導體的可能性。
但是,協鑫集成雖然不收購鑫華半導體,但協鑫集團卻有可能通過鑫芯半導體來收購鑫華半導體,然后再由協鑫集團投資睿芯電子產業基金,來間接獲得了鑫芯半導體,乃至鑫華半導體的實際管理權。
那么協鑫集成獲得鑫芯半導體的實際管理權有什么用?
如果上面猜測成真,鑫芯半導體真的收購了鑫華半導體,那么協鑫集成很可能因此獲得鑫華半導體的管理權。
也就是說,協鑫集成獲得了一家可以生產高純度電子級多晶硅企業的管理權。
從協鑫集團的布局來說,他很可能會以電子級多晶硅作為根基,朝著半導體材料的其他環節進行延伸。
這個其他環節很可能就是“大硅片”環節。
所以,我個人猜測,協鑫集成兩個月前公告的收購半導體材料標的公司,很可能是一家擁有生產大硅片技術的企業。
如此一來,一旦擁有鑫華半導體實際管理權的協鑫集成,再通過收購大硅片企業,就可以完成對半導體材料的全覆蓋,成功將自己第二主業落到了實處。
當然,還是那句話,以上這些,都僅僅是我的個人猜測,完全做不得準,事實可能跟我的猜測出入很大,所以僅供大家參考,不能作為各位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