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系太陽能硅晶圓三雄股東會新題材包括,綠能投入薄膜,近日將與應用材料舉行技術轉移(Turn-Key)及購買設備儀式,2007年年產能達到200百萬瓦(MWp);中美晶期2008年提升自有料源自制率,由目前約占營收二成提升至五成,2007年產能為120 MWp,2008年計劃達到200MWp;合晶則與大陸Solargiga完成互換持股的策略聯盟案,年產能由20MWp提升至2007年底的100MWp及2008年的200MWp。
不單只有臺灣硅晶圓廠積極擴充產能,搶占這塊目前太陽能產業毛利率次高的領域,大陸硅晶圓廠的成長動力更是不容小覷,益通多晶硅晶圓供應商之一的江西賽維(LDK),2007年長晶的產能即計劃達到400MWp,2008年更到達到800MWp。
太陽能硅晶圓廠均以來料代工應對缺料的問題,包括中美晶及綠能來料代工的比例約占總營收的七至八成以上,而合晶因與Solargiga合并產能,目前仍無法判斷其來料代工所占的比例,預估來料代工的比例也是不低。
太陽能業界人士指出,來料代工其實即是直接的技術及產出良品率考驗,不是每個廠商承接后都能表現得當。尤其客戶端或料源廠提升料源之際,即與硅晶圓廠協議必須產出多少“合理”的硅晶圓量,硅晶圓廠若因為產能良率的閃失,還是需要自行負擔不足的部分。這些自行吸收的部分即是獲利最大的威脅,卻也是外界最難以了解的部分。
所以,產能利用率是否真的因為太陽能產業的火熱而使各家硅晶圓廠都滿載?就算有了充裕的來料代工訂單而滿載,就真的能獲利?這部分實在得再仔細衡量。
E-mail:news@ne21.com
Msn:bsssq@hotmail.com
QQ:35845245
手機:13844866317
光伏QQ群:19179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