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大理州彌渡縣彌城鎮建材小區的徐聰收到了一張來自彌渡供電公司的“特殊”增值稅發票,發票顯示:2018年3月份,他家在自家樓頂上建的“5千瓦的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共發電691度,除去自發自用110度外,剩余的580度上網,賣給國家電網,領取國家補貼,扣除稅收后共收入442.83元。
據了解,徐聰家的小型“家庭電站”共用太陽能發電板72平方米,造價5.4萬元,建成后可自發自用,多余的電還賣給國家電網,每年約有5000多元的收入。
而在新街鎮羅蕩村委會大羅蕩村尹會蘭家,原來的一層混凝土房頂也安裝上了太陽能發電板。前不久,尹會蘭了解到國家鼓勵扶持個人和企業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便盤算著在自家屋頂上建一個小型“家庭電站”,既環保節能,又可以賣電賺錢。“光伏發電不僅可以自發自用,還能將余電上網,賣給國家電網,進入‘用電不花錢’時代。”
據尹會蘭介紹,原來她家的房子僅一層,若按照原來的鋼筋混凝土建蓋二層,建好裝修后,約需要11萬元。裝機8千瓦的太陽能發電設備及裝修費用合計13萬元左右。裝機太陽能發電設備“建房”僅比按原來用鋼筋混凝土建蓋多支出2萬多元。
就尹會蘭的情況,彌渡縣中圣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鄒培成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目前國家對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補貼標準為0.37元/度,加上供電公司收購電價0.3358元/度,每發一度電就能獲得0.70元多的效益,扣除上繳給國家的稅收,每度電的效益也在0.65元。像尹會蘭裝機8千瓦的太陽能發電設備日均可發電35至40度,折算成電價每天可收入23元-26元,一年就能收入約9000元。
而這種小型“家庭電站”的使用壽命一般能達到25年以上,這意味著還有20多年的“盈利期”。 這也使得具有較好投資回報的“家庭電站”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據了解,僅彌渡縣目前就已經有23戶人家建了小型“家庭電站”,安裝太陽能電板2000多平方米。
據了解,徐聰家的小型“家庭電站”共用太陽能發電板72平方米,造價5.4萬元,建成后可自發自用,多余的電還賣給國家電網,每年約有5000多元的收入。

而在新街鎮羅蕩村委會大羅蕩村尹會蘭家,原來的一層混凝土房頂也安裝上了太陽能發電板。前不久,尹會蘭了解到國家鼓勵扶持個人和企業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便盤算著在自家屋頂上建一個小型“家庭電站”,既環保節能,又可以賣電賺錢。“光伏發電不僅可以自發自用,還能將余電上網,賣給國家電網,進入‘用電不花錢’時代。”
據尹會蘭介紹,原來她家的房子僅一層,若按照原來的鋼筋混凝土建蓋二層,建好裝修后,約需要11萬元。裝機8千瓦的太陽能發電設備及裝修費用合計13萬元左右。裝機太陽能發電設備“建房”僅比按原來用鋼筋混凝土建蓋多支出2萬多元。
就尹會蘭的情況,彌渡縣中圣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鄒培成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目前國家對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補貼標準為0.37元/度,加上供電公司收購電價0.3358元/度,每發一度電就能獲得0.70元多的效益,扣除上繳給國家的稅收,每度電的效益也在0.65元。像尹會蘭裝機8千瓦的太陽能發電設備日均可發電35至40度,折算成電價每天可收入23元-26元,一年就能收入約9000元。
而這種小型“家庭電站”的使用壽命一般能達到25年以上,這意味著還有20多年的“盈利期”。 這也使得具有較好投資回報的“家庭電站”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據了解,僅彌渡縣目前就已經有23戶人家建了小型“家庭電站”,安裝太陽能電板2000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