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度、200度……看著電表上的度數不斷攀升,我心里高興得很!”日前,惠東縣多祝鎮聯新村村民吳大叔興奮地對記者。自去年6月全市最大的光伏扶貧項目——— 聯新村950KW光伏發電項目建成投入運營后,截至去年底已發電超64萬度、貧困戶分紅43萬多元,使得村里脫貧致富信心倍增。
當前,我市正大力推動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圍繞“村村有物業、戶戶有就業、人人有收入”的核心目標,通過實施“十大扶貧模式”,集中力量、多措并舉確保如期實現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攻堅目標。其中,惠東、博羅等地已建成運營規模較大的光伏扶貧項目,通過發電賣給電網公司產生效益,讓村集體和貧困戶收入穩定增加,走出了一條推動脫貧致富的“陽光之路”。
每個貧困人員每年預計增加純收入3000多元
記者日前走訪聯新村發現,該村村容整潔,基礎設施完善,山坡上一排排光伏太陽板一眼望不到邊,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據介紹,聯新村是市政協機關掛鉤幫扶的省級貧困村。自結對幫扶以來,市政協機關精準幫扶拔窮根,推動光伏發電項目、污水處理池、村級文化廣場等一大批項目在聯新村落地見效,為該村脫貧奔康注入持久動力。特別是950KW光伏發電項目,拓寬了貧困群眾的增收渠道。
“為實現整體脫貧目標,助力聯新村發展,市政協去年經過反復研究,決定打造光伏扶貧項目。”市政協駐村干部、聯新村“第一書記”張金華介紹,該項目立足聯新村土地和太陽能資源優勢,占地11220平方米(17畝),總投資約750萬元,于去年6月底建成并網發電。村民可以使用這些電能,并將多余的電量賣給電網公司產生效益,連續25年產生穩定收益。
“今年1月至4月底,光伏項目已發電約37萬度。預計可實現年利潤近百萬元,每年可給村集體增加5萬元收入,每個貧困人員每年純收入增加3000多元,將為聯新村脫貧之路注入持久活力。”張金華說。
推廣光伏扶貧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
圍繞光伏發電產業項目特點,結合鄉村振興、新農村示范村建設,聯新村還將著力打造一個可持續、可脫貧的“旅游+扶貧”開發項目。“我們將進一步把光伏發電站內的相關配套項目建設好,最終形成一片可觀光、可游玩、可開發的鄉村旅游地。”張金華介紹,依托光伏項目,該村還計劃配套特色民宿、生態園、農莊等旅游項目,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同時結合電商平臺,把聯新村原生態的手工烘干荔枝和蔬菜以及火龍果、花生油、蜂蜜等特色農產品推銷出去,多渠道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光伏發電扶貧項目是新時期實施精準扶貧的一大特色和亮點,我市各地正在積極推廣這一模式,切實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確保貧困群眾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據了解,博羅縣麻陂鎮洪湖村是我市首個開展整村光伏扶貧項目的村莊,自光伏扶貧項目并網發電以來,村集體和貧困戶收入穩定增加;惠東白盆珠白馬村建設了一個200K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預計年收益20多萬元,貧困戶人均每年大約可分紅2500元左右。
當前,我市正大力推動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圍繞“村村有物業、戶戶有就業、人人有收入”的核心目標,通過實施“十大扶貧模式”,集中力量、多措并舉確保如期實現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攻堅目標。其中,惠東、博羅等地已建成運營規模較大的光伏扶貧項目,通過發電賣給電網公司產生效益,讓村集體和貧困戶收入穩定增加,走出了一條推動脫貧致富的“陽光之路”。
每個貧困人員每年預計增加純收入3000多元
記者日前走訪聯新村發現,該村村容整潔,基礎設施完善,山坡上一排排光伏太陽板一眼望不到邊,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據介紹,聯新村是市政協機關掛鉤幫扶的省級貧困村。自結對幫扶以來,市政協機關精準幫扶拔窮根,推動光伏發電項目、污水處理池、村級文化廣場等一大批項目在聯新村落地見效,為該村脫貧奔康注入持久動力。特別是950KW光伏發電項目,拓寬了貧困群眾的增收渠道。
“為實現整體脫貧目標,助力聯新村發展,市政協去年經過反復研究,決定打造光伏扶貧項目。”市政協駐村干部、聯新村“第一書記”張金華介紹,該項目立足聯新村土地和太陽能資源優勢,占地11220平方米(17畝),總投資約750萬元,于去年6月底建成并網發電。村民可以使用這些電能,并將多余的電量賣給電網公司產生效益,連續25年產生穩定收益。
“今年1月至4月底,光伏項目已發電約37萬度。預計可實現年利潤近百萬元,每年可給村集體增加5萬元收入,每個貧困人員每年純收入增加3000多元,將為聯新村脫貧之路注入持久活力。”張金華說。
推廣光伏扶貧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
圍繞光伏發電產業項目特點,結合鄉村振興、新農村示范村建設,聯新村還將著力打造一個可持續、可脫貧的“旅游+扶貧”開發項目。“我們將進一步把光伏發電站內的相關配套項目建設好,最終形成一片可觀光、可游玩、可開發的鄉村旅游地。”張金華介紹,依托光伏項目,該村還計劃配套特色民宿、生態園、農莊等旅游項目,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同時結合電商平臺,把聯新村原生態的手工烘干荔枝和蔬菜以及火龍果、花生油、蜂蜜等特色農產品推銷出去,多渠道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光伏發電扶貧項目是新時期實施精準扶貧的一大特色和亮點,我市各地正在積極推廣這一模式,切實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確保貧困群眾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據了解,博羅縣麻陂鎮洪湖村是我市首個開展整村光伏扶貧項目的村莊,自光伏扶貧項目并網發電以來,村集體和貧困戶收入穩定增加;惠東白盆珠白馬村建設了一個200K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預計年收益20多萬元,貧困戶人均每年大約可分紅2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