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目前,中國的光伏業正向著平價上網之路大步邁進,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行業內各環節都要貢獻自己的力量,本系列主要論述兩大問題,第一,為了達到平價上網,各環節還有哪些降本途徑?第二,為了實現平價上網,各環節需要滿足的成本水平以及現有水平與平價時的水平還有多大的差距?本篇主要討論第一大問題,感興趣的朋友歡迎持續關注。
根據光伏業協會給出的2018年電站投資成本構成預測數據顯示,成本占比最大的就是組件,約占整個成本的43.14%。我們也重點討論光伏制造環節的降本途徑及成本測算。
在多晶硅料環節,主要成本由電力、金屬硅、人力、折舊、蒸汽等組成,其中電費和金屬硅原料的占比最高,分別達到了44%和21%。電力成本是多晶硅生產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一塊,也是多晶硅企業努力降低成本的方向。降低電力成本的方法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通過尋找電價洼地來降低電費的單價,一個是通過提高還原爐產能和降低還原電耗實現降低多晶硅生產中的綜合電耗。多晶硅環節主要成本估計(改良西門子法)見下表:
在硅片環節,硅料的成本占比約66%左右,生產環節產生的非硅成本又分為拉棒/鑄錠和切片兩個環節,而單晶和多晶的成本差別主要體現在拉棒和鑄錠成本的差別上,多晶鑄錠的成本比單晶拉棒的成本要低,而單晶的金剛線切片成本比多晶金剛線切片和多晶砂漿切片都要低。單晶硅片的降本途徑有兩大類,一類是通過大裝料、高拉速、多次拉晶等技術提升效率,一類是通過大切速、降線耗、切割細線化、和切割薄片化來降低成本。多晶硅片的降本途徑也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通過鑄錠爐的升級(G6→G7、G8)和類單晶技術的采用帶來的成本降低。一類是通過引入金剛線切割技術來實現。
在電池片環節,硅片是電池成本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占比接近65%。非硅成本中,占比較高的主要是正面銀漿,占電池片成本的10%左右。銀漿市場一直為國外廠商所占據,如杜邦、賀利氏、三星等,國內廠商相對而言市場份額較低。由于銀漿的主要成本與國際市場白銀價格掛鉤,因此銀漿成本下降的主要路徑有單耗的減少、銀含量的降低以及國產化。
在組件環節,主要的原材料成本包括電池片、玻璃、背板、EVA、鋁邊框、焊帶、接線盒、硅膠等,其他成本主要有人工成本和折舊成本。其中電池片成本占總成本比例為65%左右,是組件成本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組件的降本途徑主要是通過提升單位面積內的功率來實現,比如現在比較普及的半片組件、疊片組件和雙面組件等。
根據光伏業協會給出的2018年電站投資成本構成預測數據顯示,成本占比最大的就是組件,約占整個成本的43.14%。我們也重點討論光伏制造環節的降本途徑及成本測算。
在多晶硅料環節,主要成本由電力、金屬硅、人力、折舊、蒸汽等組成,其中電費和金屬硅原料的占比最高,分別達到了44%和21%。電力成本是多晶硅生產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一塊,也是多晶硅企業努力降低成本的方向。降低電力成本的方法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通過尋找電價洼地來降低電費的單價,一個是通過提高還原爐產能和降低還原電耗實現降低多晶硅生產中的綜合電耗。多晶硅環節主要成本估計(改良西門子法)見下表:
在硅片環節,硅料的成本占比約66%左右,生產環節產生的非硅成本又分為拉棒/鑄錠和切片兩個環節,而單晶和多晶的成本差別主要體現在拉棒和鑄錠成本的差別上,多晶鑄錠的成本比單晶拉棒的成本要低,而單晶的金剛線切片成本比多晶金剛線切片和多晶砂漿切片都要低。單晶硅片的降本途徑有兩大類,一類是通過大裝料、高拉速、多次拉晶等技術提升效率,一類是通過大切速、降線耗、切割細線化、和切割薄片化來降低成本。多晶硅片的降本途徑也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通過鑄錠爐的升級(G6→G7、G8)和類單晶技術的采用帶來的成本降低。一類是通過引入金剛線切割技術來實現。
在電池片環節,硅片是電池成本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占比接近65%。非硅成本中,占比較高的主要是正面銀漿,占電池片成本的10%左右。銀漿市場一直為國外廠商所占據,如杜邦、賀利氏、三星等,國內廠商相對而言市場份額較低。由于銀漿的主要成本與國際市場白銀價格掛鉤,因此銀漿成本下降的主要路徑有單耗的減少、銀含量的降低以及國產化。
在組件環節,主要的原材料成本包括電池片、玻璃、背板、EVA、鋁邊框、焊帶、接線盒、硅膠等,其他成本主要有人工成本和折舊成本。其中電池片成本占總成本比例為65%左右,是組件成本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組件的降本途徑主要是通過提升單位面積內的功率來實現,比如現在比較普及的半片組件、疊片組件和雙面組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