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重慶市榮昌區清江鎮,公路兩旁、架空渡槽上不時看見“先行先試點破難題,機制創新引活水”、“上有節水獎勵,下有補貼保底”等有關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宣傳標語。

工作人員用手機打開了微噴灌閥門 通訊員 周振 攝
在清江鎮竹林村,一片繁忙的生產景象映入眼簾,水稻合作社的工人們正在翻土,為春耕做著準備。不遠處,一座光伏泵站投入使用,水利物業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手機上輕輕一點,便打開了田間地頭的閥門,清澈的水便從管道中源源不斷地流出。

榮昌區清江鎮竹林村光伏泵站 通訊員 周振 攝
據了解,重慶市首個光伏泵站在榮昌清江鎮建成,日均提水200余方保障周邊500畝的農田用水,區域內兼有水稻糧油、林果經濟、設施大棚等多種種植結構,配套了噴灌、滴灌、微噴灌等多種灌溉模式。灌區均由光伏發電設備提供電能,實現了光伏取水、光伏智能控制,智能閘閥和表計也安裝到了田間地頭,可以按時、按需統一提供軟管分戶供水,通過遠程控制系統,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控制田里的灌溉設施。
“光伏泵站投用后,我種植的開支又降了。”水稻合作社負責人高興地算起了賬,“我在這邊承包了300畝地,最開始一畝地一年水費就要45元,現在就便宜了,只需要17元左右了。不算提高的產量、節約的人工等,我這一年水費都要省下五六千元了。”
榮昌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們已在16鎮街實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今年,我區將持續擰緊農業灌溉的‘水龍頭’,實現在全區21個鎮街推廣自動化、現代化、精準化的高效節水灌溉及新能源泵站示范區。”

工作人員用手機打開了微噴灌閥門 通訊員 周振 攝
在清江鎮竹林村,一片繁忙的生產景象映入眼簾,水稻合作社的工人們正在翻土,為春耕做著準備。不遠處,一座光伏泵站投入使用,水利物業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手機上輕輕一點,便打開了田間地頭的閥門,清澈的水便從管道中源源不斷地流出。

榮昌區清江鎮竹林村光伏泵站 通訊員 周振 攝
據了解,重慶市首個光伏泵站在榮昌清江鎮建成,日均提水200余方保障周邊500畝的農田用水,區域內兼有水稻糧油、林果經濟、設施大棚等多種種植結構,配套了噴灌、滴灌、微噴灌等多種灌溉模式。灌區均由光伏發電設備提供電能,實現了光伏取水、光伏智能控制,智能閘閥和表計也安裝到了田間地頭,可以按時、按需統一提供軟管分戶供水,通過遠程控制系統,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控制田里的灌溉設施。
“光伏泵站投用后,我種植的開支又降了。”水稻合作社負責人高興地算起了賬,“我在這邊承包了300畝地,最開始一畝地一年水費就要45元,現在就便宜了,只需要17元左右了。不算提高的產量、節約的人工等,我這一年水費都要省下五六千元了。”
榮昌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們已在16鎮街實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今年,我區將持續擰緊農業灌溉的‘水龍頭’,實現在全區21個鎮街推廣自動化、現代化、精準化的高效節水灌溉及新能源泵站示范區。”